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(修订)
1、尊敬国旗、国徽,会唱国歌,升降国旗、奏唱国歌时肃立、脱帽、行注目礼,少先队员行队礼。
2、尊敬父母,关心父母身体健康,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。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,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。
3、尊敬老师,见面行礼,主动问好,接受老师的教导,与老师交流。
4、尊老爱幼,平等待人。同学之间友好相处,互相关心,互相帮助。不欺负弱小,不讥笑、戏弄他人。尊重残疾人。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。
5、待人有礼貌,说话文明,讲普通话,会用礼貌用语。不骂人,不打架。
到他人房间先敲门,经允许再进入,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,不打扰别人的工作、学习和休息。
6、诚实守信,不说谎话,知错就改,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,借东西及时归还,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,做不到时表示歉意。考试不作弊。
7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,不嫉妒别人。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,不气馁,遇到困难努力克服。
8、爱惜粮食和学习、生活用品。节约水电,不比吃穿,不乱花钱。
9、衣着整洁,经常洗澡,勤剪指甲,勤洗头,早晚刷牙,饭前使后要洗手。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,衣服用品摆放整齐,学会收拾房间、洗衣服、洗餐具等家务劳动。
10、按时上学,不退到,不早退,不逃学,有病有事要请假,放学后按时回家。参加活动守时,不能参加事先请假。
11、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,上课专心听讲,积极思考,大胆提问,回答问题声音清楚,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。课间活动有秩序。
12、课前预习,课后认真复习,按时完成作业,书写工整,卷面整洁。
13、坚持锻炼身体,认真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,坐、立、行、读书、写字姿势正确,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。
14、认真做值日,保持教室、校园整洁。保护环境,爱护花草树木、庄稼和有益动物,不随地吐痰,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。
15、爱护公物,不在课桌椅、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。损坏公物要赔偿。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或交公。
16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,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,少先队员服从组织的决议,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,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尊重,学会合作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,多观察、勤动手。
17、遵守交通法规,过马路走人行横道,不乱穿马路,不在公路、铁路玩耍和追逐打闹。
18、遵守公共秩序,在公共场所不拥挤,不喧哗,礼让他人。乘公共车、船等主动购票,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。不做法律禁止的事。
19、珍爱生命,注意安全,防火、防溺水、防触电、防盗、防中毒,不做有危险的游戏。
20、阅读、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、报刊、音像和网上信息,收听、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。不吸烟、不喝酒、不赌博,远离毒品,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,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。敢于斗争,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。
小学生一日常规
上学
1、按时到校,有病有事要向班主任请假,到校后自觉进入教室学习。
2、上学身着校服,佩戴红领巾,衣服整洁,手脸干净,背好书包,书包要保持整洁。
3、遇见老师、同学要问好,或鞠躬表示致意。
4、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,注意安全,不逗留玩耍,不追逐打闹,不打架驾人,不乱写乱画。
5、值日生到校后,首先打开门窗,组织学生清扫室内外环境卫生。
上课
6、上课铃响,立即有秩序地进入教室,唱歌、准备上课。室外课要迅速站队,做好上课准备。
7、做好课前准备,学习用具、书本,整齐摆在桌子右上方。
8、遵守课堂纪律,精神饱满,专心听讲,积极发言,按时认真完成各科作业:上好自习课,读书姿势要正确。
下课
9、下课铃响,老师离开教室后,学生方可有秩序地走出教室,不能拥挤起哄。
10、进教室、办公室,要喊报告,老师同意后,方可进入。
1 1、同学间不高声喧哗,追逐打闹,不随意乱扔果皮纸屑、杂物,不乱写乱涂乱画,不爬高上低,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。
课间活动
13、准时上好课间操,站队做到快、静、齐,做操动作要准确到位,认真有力。做操结束后,各班文体委员要整队带回。
14、下操按指定线路回教室,上下楼梯靠右行,不得拥挤,乱推乱撞。
15、做好上下午两次眼保健操,做到手法对,穴位准,用力适当,坐姿端正。
16、服从安排,积极参加文艺、体育、科技、书法、绘画等课外活动。
17、集会、体育课都必须整队带入,结束后,不能高声喧哗,追逐打闹,按指定线路回班级。
18、上厕所做到大便入坑,小便入池,便后及时冲洗。
放学
19、放学后,值日生要打扫好室内外环境卫生,熄灯、关窗、锁门。
20、放学后,由路队管理老师护送列队出校门,步伐整齐,歌声嘹亮、遇到老人、残疾人、病人要主动让路。
21、回家路上,要注意安全,遵守交通规则,自觉维护公共秩序,遵守社会公德。
22、回家后,自觉复习功课,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,协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昀家务活。不经家长允许,不能私自外出玩耍,以免发生不安全的事故。
23、下午放学后,要按时回家,不得在校园内逗留、玩耍。教导处、大队部、值周领导和师生加强检查,对于不按时回家的学生,通报批评,并按人数扣班级纪律分。
升旗
24、举行升旗仪式时,要穿校服、少先队员要佩戴红领巾。所有学生,要以严肃、崇敬的态度,立正,敬队礼,以目注视国旗。
25、升旗时,任何人不得随意走动,迟到学生原地站立,行注目礼,唱歌时,歌声嘹亮、整齐。
26、仪式完毕,统一整队,有序带回。
小学生礼仪常规
1、着装得体整洁,不化妆、不佩戴首饰,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,队干部佩戴标志。行走抬头挺胸,礼让右行,坐姿端庄文雅。
2、早晨到校门(或在路上)遇到老师要热情打招呼。如说:“老师早晨好!”“老师好”。下行放学时向老师道别,可说“老师再见”。
3、进入办公室(或教室)要喊“报告”,待老师允许后方可入内,向老师敬礼,然后说明来意,离开时向老师告别。
4、当老师走进教室说“上课”时,学生起立,目视老师,老师说“同学们好”,学生回答“老师好”,然后老师说“请坐”,同学们方可坐下,课堂发言先要举手。
5、有校外领导,教师听课时,要全体起立,鼓掌欢迎。下课时,要全体起立,鼓掌欢送。
6、在课堂上(或自习)当老师(或客人)问话时,要起立回答,当老师走到身边检查作业时,也要起立接受老师的检查。
7、课堂做眼保健操时,要自觉坐在座位上听广播,认真做好眼操。严禁在教室、楼道、走廊里喧哗或打闹。经过走廊时,要靠右行,遇到老师(或客人)要自觉让路。
8、衣着要干净、整洁,衣扣要齐全,不敞怖、不歪戴帽子,红领巾要佩戴好,不能随意将红领巾提在手中任意摔打。
9、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。不随地吐痰,不随地大小便,不乱扔果皮、纸屑、不在黑板、室内外墙壁上乱写乱画。
10、语言文明,会使用礼貌用语:“请”、“您”、“谢谢”、“请原谅”、“对不起”、“别客气”、“没关系”。
11、同学之间要互相爱护、互相尊重、不打架、不骂人、不给别人起绰号。严禁说粗语、脏话和低级下流用语。
12、上学或放学的途中,不得在路上打闹、不得随便追车、搭车。在马路上行走要靠右侧通行;几个人同行,不能在路上横行。
13、上午、下午放学要排好路队,分东西两路,由路队长带队出大门靠右行,到谁家门口谁再离队。离校离家时向老师、家长打招呼“××再见”,回家后打招呼“××我回来了”。
14、尊老爱幼、对老人、小孩及行动有困难的人要主动让路或让座,协助解决困难。就餐或聚餐时,请长辈先动筷,主动给长辈递茶盛饭,递送或接受长辈物品时起立用双手。
15、热爱集体、爱护公物,不作对集体和别人有害的事,损坏东西要自觉地承认,并按价赔偿。
16、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,如在电影院、大会场、公园,不能吃带皮的东西,不喧哗、不打闹、进退场时不故意拥挤,观看影剧时不影响别人,保护公共卫生,不随地吐痰。
17、乘车时排队等候,按秩序上车,不追车,做文明小乘客。